新闻推荐

装配式建筑砥砺前行 行业蜕变呼唤大国工匠

2018-09-07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进化与革命。在这场宏大的时代蜕变面前,每一位从业者都身在其中,不得不变。

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全国的发展,2016年以来,中央层面连续出台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目前全国31省份已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其中26个省份已出台相应补贴政策)。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显示,目前我国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大约在3%~5%,2015年我国房屋建筑业产值约11.6万亿元。

若2020年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15%,装配式建筑面积有望超过8亿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500元测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若按住建部“未来十年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30%”的目标预测,以现有装配式建筑平均价格计算,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7万亿元。

装配式建筑市场增量空间巨大,但来自技术体系、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人才机制、成本高企等方面的行业痛点与质疑声也从未间断。

微信截图_20180828165438.png

政策与实践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重点推进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须达20%;积极推进地区包括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须达15%;鼓励推进地区包括其余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须达10%。

此外,还要求“到2020年培育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95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6个已建成或处于规划阶段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2017年11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入选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并且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河北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

武汉市城建委建筑工业化办公室副主任童明德曾披露数据,2011年到2017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从43.2亿元逐步增长至462.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70.14%,复合增长率达到35%左右。

从国家到地方,装配式建筑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尤其是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雄安新区,在建设上将走一条新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到2020年要初具规模,为万亿级市场做准备。中国建筑设计院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张守峰表示,未来雄安新区百分之八九十的新增建筑都将是装配式建筑。

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北京。截至2017年8月底,北京市在土地招拍挂环节已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约360万平方米,占总出让面积的8成;保障性住房实施装配式建筑约240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计划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微信截图_20180829165923.png

痛点与处方

综合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目前存在的痛点主要包括:

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缺乏且系统集成度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发展滞后。

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适应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招标、施工许可、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和竣工验收等监管机制滞后。

建筑成本有待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平均比传统施工高出20%-25%左右。

优惠政策有待拓展。目前各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仅限于投资主体,虽可起到推动作用,但传递到整个建筑工艺链的变革还需很长时间。

以及建筑产业化人才缺乏。舆论引导还不够完善等。

“需要以稳中求进为原则,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形式,同时抓好质量安全,特别是施工装配质量,加快完善和推广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加强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质量。”住建部相关领导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将按照“一体两翼,两大支撑”的工作思路,继续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一体”指的是成熟、可靠、适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两翼”是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和BIM信息化技术,“两大支撑”包括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和促进产业发展。

国家科技部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建筑类中启动了一个规模达几亿元的科研计划,来研究如何继续完善发展装配式建筑,其中包括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技术、相关设备的制造技术和后期管理用户的技术等很多方面。

微信截图_20180813173254.png

培育装配式建筑领军者

装配式建筑是全过程都需要资源整合与协调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龙头企业带动,需要试点示范工程的标杆效应。

“大企业能够集合它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经济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小企业在这方面是比较弱的。推EPC也好、BIM也好,其实都是希望由龙头企业牵头来推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郭宁表示,北京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积极培育住宅产业全产业链集团企业,组建了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北京住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11家市属企业通过“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评审。

新形势下,装配式建筑还对绿色装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不是精装修不算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建造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提供绿色、健康、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建筑产品。

在大数据的概念下,利用BIM建立数据模型,从设计方案、建设需求、工程运营等方面进行管理和优化,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与数据化,更便于管理与操作。

让工地变成工厂、让施工变成总装、让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让污染施工变成绿色施工,让建筑业变成一个数据驱动和创新驱动的新产业,装配式建筑革命推动下,这些都将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上一篇:“海绵城市”重建更要重管

下一篇:海绵城市建设的四大国际经验总结

分享到: